1.在西方,被公認的科學教育心理學奠基人是 ( )
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賈德
2.在學校的日常課堂教學中開展對某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這種研究方法主要屬于( )
A.教育實驗法
B.實驗室實驗法
C.自然實驗法
D.個案實驗法
3.根據福勒和布郎的教師成長階段論,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精力總是集中在對學生成績的關注上。據此,這位教師的成長可能處在下列哪階段 ( )
A.關注生存
B.關注情境
C.關注學生
D.關注自我感受
4.皮亞杰所提出的影響個體認知發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成熟
B.物理環境
C.社會環境
D.教學
5.學生對自己人際關系的意識,屬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識 ( )
A.生理自我
B. 心理自我
C.社會自我
D.理想自我
6.某學生在研究事物時.容易受他人態度的影響,這位學生的認知方式很可能屬于 ( )
A.場依存型
B.場獨立型
C.沖動型
D.沉思型
7.下列哪種現象不屬于學習 ( )
A.小孩到一定年齡變聲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塹長一智
8.學生通過學習后,能說出“誠信”的含義。根據加涅的學習分類.這種水平的學習主要屬于 ( )
A.言語信息學習
B.智慧技能學習
C.認知策略學習
D.態度學習
9.學生的知識不是靠教師的講解獲得,而是通過他自己的新舊知識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構的。這種學習理論是 ( )
A.聯結學習論
B.認知學習論
C.信息加工學習論
D.建構學習論
10.學生為了自己在班級中的成績排名而努力學習,這樣的學習動機主要屬于 ( )
A.內部動機
B.外部動機
C.認知性動機
D.交往性動機
11、下列哪種現象不屬于遷移( )
A、觸類旁通
B、聞一知十
C、照本宣科
D、溫故知新
12、合作學習體現了資源管理學習策略中的( )
A、時間管理策略
B、學習環境管理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他人支持策略
13、在創造分類中,區分真創造與類創造的主要依據是( )
A、產品的獨特性
B、產品的新穎性
C、產品的價值意義范圍
D、產品的清晰性
14、柯爾伯格的分類,中學生的道德主要處在( )
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C、后習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5、在教育過程中,強調“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學生,這是重視下列哪種心理效應。( )
A、移情
B、從眾
C、心胸豁達
D、期望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卷的填空題欄內。
16、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境中______ 基本規律的科學。
17、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來概括教師成長過程中的主要關系,即:教師成長=_______ 。
18、埃里克森認為,青春期是個體獲得_____ 的重要時期,也是其人格成熟期。
19、歸因即人們對自己或他人行為______ 。
20、早期的______ 遷移理念認為,學科學習的重要意義在于對某種心理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21、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錯誤觀念,多具有自發性、頑固性、隱蔽性和_______等性質特點。
22、根據技能的分類,快速閱讀屬于_______。
23、動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_______。
24、做筆記是學習時常用的一種______策略。
25、人們對越熟悉的事物,越難靈活地想到可能的新途徑,這種心理現象被稱之為_______。
26、創造性的兩個主要成分是:創造性思維和______。
27、已有研究指出,創造性與智力的關系為______。
28、研究顯示,中學的________年級是中學生品德發展的關鍵期。
29、個體的從眾行為通常具有_______意義。
30、在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只能用耳朵聽、眼睛看,不能隨便動口、動手,一旦違背要求,就采用訓斥與壓服方法來課堂的“穩定”。教師的這種領導方式屬_______類型。
31、某學生因性格太內向,不大和同學交流而影響到其學習成績。他這種行為問題,主要屬于_______行為問題。
3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輔導的重點是_______。
33、影響學生品德學習的條件主要有:教養方式、社會風氣和________。
34、通常,學校里的學科學習無度主要屬于對學生進行________。
35、班圖拉認為,強化有外部強化、自我強化和_______強化三種。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卷的簡答題欄內。
36.簡述教學反思的三種類型。
37.簡述實現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38.簡述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
39.簡述促進知識保持的方法。
40.簡述學習策略教學的基本原則。
41.簡述心理健康的標準。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卷的論述題欄內。
42.試運用品德心理的有關觀點分析:為什么有時對學生進行“苦口婆心”的品德觀念教育,但收效甚微?
43.試述怎樣在教學中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遷移?